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偶然與巧合

今晚看了"偶然與巧合"
回家上網看了一些評論
的確這是一齣震憾人的戲
因偶然和巧合
構成這場生與死間的徘徊拉扯
和遊走於記憶與現實的糾葛

當獨自一人去憑弔一個未 曾實現的承諾時
無論在途中
或是在旅棧
不只是自己在與過去對話
也會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

當女主角在對過去的承諾做了巡禮後
回到海邊
將所拍攝的影帶
託付潮水送給情人和小孩
然後一把火將那渡假的小屋燒了
才將我由劇情中喚醒

這把火切開過去與現在的糾葛

當展望學的教授馬克
追尋影中人尋訪到女主角的親人時
篤定女主角 事情辦完自會回家
是樂於與其跳舞的哥哥
當女主角回到家門口
高喊爸爸哥哥
投入親人的懷抱時 親情在此刻發揮了療傷的全作用
讓她勇於與馬克相約在路的盡頭

偶然與巧合
不只在描寫一種際遇的人生哲理
同時也喚醒隱藏在背後的對家的歸屬感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趕赴一場友情的盛宴

十月的雨灑在台北的夜空。

車子急駛於二高,經福德隧道轉入辛亥路聯絡道,溼地反射的橙黃燈光,讓人有種意醉神迷的眩惑。三十幾年的小時玩伴,今晚將再次重逢,怎叫人不感到雀躍?幾個名字在腦海裡盤旋,宛若看到小小的身影,黃帽子、白襯杉、藍裙子、卡其褲,在操場上、教室裡揮舞童稚的雙手開懷的笑著!

將車子停在長興街,這離臺大校門口有段距離,我正好可以利用此一時間整理一下情緒。微雨打在臉上,卻按捺不住的雙腳的步伐,頓時感到身體一股的熱氣,背竟然有點微濕。原以為不會出現的班長潘仰雄,也將出席這場的重逢的盛宴,更讓我感到這來之不易的重逢。

穿過基隆路,轉入以前的舟山路,進入到校園裡的椰林大道,細雨輕打樹梢的聲響,似在演奏重相逢的樂曲,三兩的學生早已無法吸引的的目光,有名的傅鐘也不存在眼裡,今夜將是我重享三十幾年前的純真與浪漫。

約定的時間已到,人員尚未出現。雷芝珊還在由林口趕回台北的路上,林文魁尚被塞在高速公路的車陣中,那潘仰雄呢?苦於沒他的聯絡電話,我又無法確定他的身影模樣。懊惱之際,手機突然響起,沒想到在我面前二步遠的距離,就是潘仰雄。這位被喻為永遠第一名的班長,三十幾年沒見,我驚訝於他的容顏與小時相差甚遠,倒是他的笑聲與說話的語氣,讓我確定他就是潘仰雄。

不久雷芝珊帶著先生到來,還有促成此次聚會的周茂禎也參與了。真的,得感謝這位貴人,小學跟他沒同班過,互相不認識,卻因我們有這群共同的朋友,靠著網路的奇蹟,讓舊友重逢,全仰賴這位朋友的熱心與促成。

決定先找個地方坐下談談,等林文魁到了再出來接他。我們在溫州街裡的「玥」享受屬於中國人的情調,我想雷芝珊旅居美國多年,在西方社會打滾多年的她,或許有點傳統味道的地方,可以補償去國懷鄉的感覺。

路上,雷芝珊問說:「我們是幾年級同班?」我將過去的同班歷史告訴她一遍,她竟說:「他不記得了!」這真令人有點氣餒 。還好慶幸於她還記的有我這號人物存在過。

林文魁來了,在這次聚會前,我們已聯絡過幾次。但我還是期待跟他見面敘舊,特別是今晚,這些小時的玩伴同時出現眼前,是何等美好的事。
一場的敘舊,換醒記憶中更多的名字,林文桂、張擎如、曾育弘、鄭念華、林慶玲、王素華,每出現一個名字,心中就浮現一個影象,這些人或許在記憶中影象已模糊,但在我心處佔著一個位置,屬於童顏歡笑的歲月的暗房裡,重新點起一盞小燈,沖洗出那有點泛黃的照片痕跡。

敘後,我與這群小時玩伴,道別在臺大新生南路的側門,天空的雨還是下著,校園的路燈在樹影間、微雨中,透著一絲的炫目。我收起傘,張開雙臂,汲取這屬於夜、屬於雨、屬於友情芬芳的空氣,想想!是的,正如周茂禎所言,有了今夜,握在友誼的這條道路上,不會再有遺撼。

後記:
幾天後,在我的信箱裡出現了陳進生、林慶玲的訊息………………………